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91
作者
李艳丽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页岩气; 容积法; 动态法; 吸附气含量; 裂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页岩气藏是一种非常规气藏,由于气藏特征的特殊性导致储量计算方法有别于常规气藏。首先探讨了页岩气藏的特殊性,其一是存储特征为形式上游离气和吸附气并存、空间上孔隙和裂缝同在;其二是产气机制主要为游离气的扩散和吸附气的解吸。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计算页岩气储量的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容积法、压力/累计产量法、物质平衡法、递减曲线分析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同时,指出在页岩气储量计算中应特别重视孔隙度、裂缝、吸附气、含气饱和度等几个关键问题,并介绍了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66 / 4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Impact of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on adsorption capacities in microporous shale gas reservoirs[J] . Daniel J.K. Ross,R. Marc Bustin.Fuel . 2007 (17)
[12]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O 2 , CH 4 , and N 2 in coals: insights from modeling of experimental gas adsorption data[J] . Xiaojun Cui,R.Marc Bustin,Gregory Dipple.Fuel . 2004 (3)
[13]  
Genetic and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formation waters and biogenic methane: Upper Devonian Antrim Shale, Michigan Basin, USA[J] . A.M. Martini,L.M. Walter,J.M. Budai,T.C.W. Ku,C.J. Kaiser,M. Schoell.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98 (10)
[14]  
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J] . R.M Bustin,C.R Clark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1998 (1)
[15]   安棚深层系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J].
李显路 ;
曾小阳 ;
胡志方 ;
刘丽琼 ;
台怀忠 .
河南石油, 2004, (06) :17-18+82
[16]   FORWARD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软件应用与效果分析 [J].
唐为清 ;
金勇 ;
张世刚 ;
马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549-552
[17]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18]   双孔隙结构对声波时差的影响及孔隙度的确定方法 [J].
焦翠华 ;
王绪松 ;
才巨宏 ;
耿斌 .
测井技术, 2003, (04) :288-290+355
[19]   二元混合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扩展Langmuir方程预测值的比较 [J].
唐书恒 ;
杨起 ;
汤达祯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2) :68-70
[20]   相干分析技术在泥岩裂缝油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J].
苏朝光 ;
刘传虎 ;
王军 ;
王志高 .
石油物探, 2002, (02) :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