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碳库管理指数

被引:24
作者
邱莉萍 [1 ,2 ]
张兴昌 [1 ,2 ]
程积民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草地封育; 不同年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土壤有机质对草地封育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半干旱区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碳库管理指数变化,以分析土壤有机质对草地封育的响应特征,从而为该区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被建设的生态效应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及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在各土层基本表现出封育18年、封育23年>封育13年>未封育>封育3年的趋势。除封育3年土壤的3种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在0—90 cm土壤剖面均低于100外,封育13年草地0—60 cm土层、封育18和23年草地0—90 cm土层的3种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均高于100,表明随年限的延长,封育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深度也在加深。土壤3种活性有机质与有机质及多数土壤性质呈极显著正相关,能更为灵敏和直观地表征土壤管理的长期效应和土壤质量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66 / 1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对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肖胜生 ;
董云社 ;
齐玉春 ;
彭琴 ;
何亚婷 ;
杨智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38-1148
[2]   高寒草甸土壤组分碳氮含量及草甸退化对组分碳氮的影响 [J].
王文颖 ;
王启基 ;
鲁子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5) :647-654
[3]   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 [J].
薛萐 ;
刘国彬 ;
潘彦平 ;
戴全厚 ;
张超 ;
余娜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4) :1458-1464
[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邱莉萍 ;
张兴昌 ;
程积民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1) :84-89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J].
魏孝荣 ;
邵明安 ;
高建伦 .
环境科学, 2008, (10) :2879-2884
[6]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 [J].
李鹏远 ;
程积民 ;
万惠娥 ;
彭少邦 ;
景艳 .
生态学报, 2008, (10) :5161-5165
[7]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 [J].
谢锦升 ;
杨玉盛 ;
杨智杰 ;
黄石德 ;
陈光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57-563
[8]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J].
李新爱 ;
肖和艾 ;
吴金水 ;
苏以荣 ;
黄道友 ;
黄敏 ;
刘守龙 ;
彭洪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827-1831
[9]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J].
徐明岗 ;
于荣 ;
王伯仁 .
土壤学报, 2006, (05) :723-729
[10]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徐明岗 ;
于荣 ;
孙小凤 ;
刘骅 ;
王伯仁 ;
李菊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5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