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17A3数据集的三江平原低产农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国志兴 [1 ,2 ,3 ]
王宗明 [4 ]
刘殿伟 [4 ]
宋开山 [4 ]
宋长春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低产率; 空间分析; 三江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为了提高三江平原的农田生产力,该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采用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道路、河流、居民点等空间数据,对三江平原低产农田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阴坡农田低产率(32.16%) 高于阳坡(25.49%),说明阳坡更有利于农田植被生长。随着海拔的升高,旱田低产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100~200 m高程带,旱田低产率最高,为39.62%。旱田和水田低产率与距居民点的距离(≤5 km)、距道路的距离(≤3 km)、距河流的距离(≤12 km)呈反比,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p<0.01)、-0.999(p<0.05)、-0.935(p<0.05)和-0.980(p<0.01)、-0.998(p<0.05)、-0.923(p<0.05)。研究结果为确保区域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 [J].
国志兴 ;
王宗明 ;
刘殿伟 ;
宋开山 ;
宋长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249-254
[2]   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制作用 [J].
闫慧敏 ;
刘纪远 ;
曹明奎 .
地理学报, 2007, (02) :171-180
[3]   基于MODIS资料的2000—2004年江河源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J].
郭晓寅 ;
何勇 ;
沈永平 ;
冯丁 .
冰川冻土, 2006, (04) :512-518
[4]   种植年限对三江平原农田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J].
曾希柏 ;
黄雪夏 ;
刘子刚 ;
李莲芳 ;
杨佳波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186-1195
[5]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6]   沼泽湿地开垦后土壤水热条件变化与碳、氮动态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阎百兴 ;
娄彦景 ;
赵志春 .
环境科学, 2004, (03) :150-154
[7]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J].
刘兴土 ;
马学慧 .
地理科学, 2000, (01) :14-19
[8]   Evaluation of satellite based primary production modelling in the semi-arid Sahel [J].
Fensholt, Rasmus ;
Sandholt, Inge ;
Rasmussen, Michael Schultz ;
Stisen, Simon ;
Diouf, Alioune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6, 105 (03) :173-188
[9]   Improvements of the MODIS terrestrial gros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global data set [J].
Zhao, MS ;
Heinsch, FA ;
Nemani, RR ;
Running, SW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5, 95 (02) :164-176
[10]   Improving the success of wetland creation and restoration with know-how, time, and self-design [J].
Mitsch, WJ ;
Wilson, RF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6, 6 (01)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