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年限对三江平原农田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曾希柏 [1 ]
黄雪夏 [2 ]
刘子刚 [3 ]
李莲芳 [1 ]
杨佳波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广州大学环境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剖面; 有机碳; 全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系统探讨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后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变化等的影响规律,分析其相互关系,为该地区现有种植方式下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方法,系统调查了三江平原宝清县北部、抚远县东南部两个垦区中不同农业利用年限土壤剖面层次、容重、植被组成等的变化,并采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品,测定相应的碳、氮含量,分析其含量变化与种植年限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体中相应层次的形成和分化愈明显,腐殖质层厚度愈变薄,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容重则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且二者间呈直线相关;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少,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Y=b0+b1x+b2x2)形式表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与种植年限间亦呈显著负相关,且亦可用二次多项式形式来表示;土壤C/N比值亦随种植年限而变化,但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具有一定关系,且近年来其比值有下降的趋势。此外,还讨论了湿地农业利用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立地条件对湿地性质的影响及湿地保护等相关问题。结论在当前三江平原耕地种植方式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耕层变薄、有机质及氮素含量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必须通过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强化耕地养分管理、改进耕作方式等措施,防止这种趋势的继续,保证区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86 / 11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J].
邱建军 ;
王立刚 ;
唐华俊 ;
李红 ;
Changsheng Li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8) :1166-1171
[2]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耕层有机无机复合体变化及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J].
于君宝 ;
刘景双 ;
刘淑霞 ;
王金达 ;
齐小宁 ;
王洋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3) :224-228
[3]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50年变化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生态学报, 2004, (07) :1472-1479
[4]   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土壤物理特征变化分析 [J].
王世岩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67-170+174
[5]   沼泽湿地开垦后土壤水热条件变化与碳、氮动态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阎百兴 ;
娄彦景 ;
赵志春 .
环境科学, 2004, (03) :150-154
[6]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有机碳变化规律 [J].
于君宝 ;
刘景双 ;
王金达 ;
刘淑霞 ;
齐小宁 ;
王洋 ;
王国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27-30
[7]   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朱平 ;
任军 ;
王立春 ;
梁爱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1318-1324
[8]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不同开垦年限肥力的变化 [J].
栾兆擎 ;
宋长春 ;
邓伟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544-547+556
[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景双 ;
杨继松 ;
于君宝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8
[10]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不同地区黑土中有机质、氮、硫和磷现状及变化规律 [J].
汪景宽 ;
张旭东 ;
王铁宇 ;
赵永存 ;
王秋兵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7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