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地区出生缺陷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佩珍
杨候乃
李跃珍
周国庆
赵有祥
段亚尧
杨艳芳
赵淑芳
卢祖洵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 山西省吕梁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3] 山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
[4] 山西省方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5] 山西省柳林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6] 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国际社会医学教研室 国际社会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分布;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掌握山西省吕梁地区重点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水平及分布特点,寻找可疑的致畸因素,为有效降低山西省出生缺陷率和制订出生缺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吕梁地区13个县(市),每个县随机抽取5~6个村,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的18~45岁育龄妇女逐个入户进行KAP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核实后录入微机,用SPSS(10.0)/PC软件包处理,统计方法有x2检验,x2趋势检验,聚类分析。结果:共得有效问卷6086份,发现出生缺陷276例,出生缺陷率为193.64/万,其中神经管畸形65例,先天性心脏病31例,唐氏综合征29例,发生率分别为45.60/万、21.75/万、20.00/万。各地区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102.654,P=0.003),离石县最高为370.05/万,交口县最低为20.45/万。不同年限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11.796,P=0.003),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无脑畸形、唐氏综合征)。出生缺陷率在不同年龄及孕次的孕母、出生季节、胎儿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孕期抽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做X光检查、食用霉变土豆组的出生缺陷率与非暴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8.599、4.655、10.285、11.805,P值均小于0.05)。结论:山西省吕梁地区出生缺陷率高,出生缺陷率无性别、季节差异,存在地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锌对骨发育影响的体外研究 [J].
余增丽 ;
李云 .
营养学报, 2002, (01) :21-24
[2]   重庆地区2365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J].
王继林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 (04) :98-99
[3]   湖北省十二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J].
龚丽艳 ;
邓鸿云 ;
曹江珊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 (04) :96-97+102
[4]   沈阳地区先天畸形儿218例分析及有关致畸因素探讨 [J].
郎燕 ;
沈景波 ;
纪伟光 ;
屈丽萍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 (01) :86-87+127
[5]   桂林市儿童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J].
况竹生 ;
刘邕波 ;
郑萍 ;
刘世斌 ;
熊荣生 ;
夏洪韬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3) :3-5
[6]   北京地区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流行病学的研究 [J].
蓝果 ;
苏穗青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8, (06) :108-109+104
[7]   1988~1992年中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动态变化 [J].
王艳萍 ;
朱军 ;
吴艳 ;
乔梁娟 ;
须昌隆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6) :47-49
[8]   430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预防对策研究 [J].
赵小平 ;
郭萍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8, (04) :163-165+192
[9]   山东省1988-1994年出生缺陷监测报告 [J].
刘俊生 ;
邢光坤 ;
陈志欣 ;
赵秀晔 ;
刘玉芹 ;
张丽艳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 (03) :58-59+79
[10]   162例新生儿出生缺陷调查与分析 [J].
罗敬玉 ;
王亚芹 ;
张瑞华 ;
冯茜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 (01)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