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不同定位群体抽穗期和株高的QTL比较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振华 [1 ,2 ]
郭梁 [1 ]
朱玉君 [1 ]
樊叶杨 [1 ]
庄杰云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2]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座位(QTL); 抽穗期; 株高; 产量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控制不同定位群体水稻抽穗期、株高和产量性状表现的QTL,挖掘同时控制株高与产量性状且对抽穗期影响小的QTL区间,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杂交稻恢复系密阳46作为共同父本,分别与保持系协青早B和珍汕97B配组,构建2个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在同一地点多年种植,对不同群体抽穗期和株高相关的QTL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定位到12个抽穗期QTL和11个株高QTL,其中2个抽穗期QTL在2个群体中都能检测到,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和第7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区域。通过与前期相同群体产量性状QTL定位结果比较,发现6个多效性区间,其中,1个同时控制抽穗期、株高和产量性状,3个同时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2个同时控制株高和产量性状。【结论】相对于共同的父本密阳46,水稻矮败型保持系协青早B与野败型保持系珍汕97B对抽穗期和株高的遗传控制存在较大差异,并以株高更为明显。第2染色体长臂RM6—RM240的QTL作用较稳定,对株高和产量性状作用方向一致,且对抽穗期无显著影响,对于通过"矮中求高"实现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069 / 30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 [J].
刘传光 ;
张桂权 ;
周汉钦 ;
冯道基 ;
郑海波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9) :3901-3911
[2]   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回顾与分析 [J].
杨仕华 ;
廖琴 ;
谷铁城 ;
胡小军 ;
程本义 .
中国稻米, 2010, 16 (02) :1-4
[3]   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进展 [J].
杨仕华 ;
程本义 ;
沈伟峰 ;
夏俊辉 .
杂交水稻, 2009, 24 (01) :5-9
[4]   水稻矮生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进展 [J].
马良勇 ;
包劲松 ;
李西明 ;
朱旭东 ;
季芝娟 ;
夏英武 ;
杨长登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1) :1-11
[5]   水稻株高QTL定位及精确性分析 [J].
张志勇 ;
黄育民 ;
张凯 ;
王侯聪 ;
江良荣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16-121
[6]   利用2个相关群体定位和比较水稻株高与抽穗期QTL [J].
刘文俊 ;
王令强 ;
何予卿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161-166
[7]   水稻株高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和分离 [J].
邢永忠 ;
徐才国 ;
华金平 ;
谈移芳 ;
孙新立 .
植物学报, 2001, (07) :721-726
[8]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
[9]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fat in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of rice [J].
Yu, Yong-Hong ;
Li, Gang ;
Fan, Ye-Yang ;
Zhang, Ke-Qin ;
Min, Jie ;
Zhu, Zhi-Wei ;
Zhuang, Jie-Yun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09, 50 (01) :121-125
[10]   Four rice QTL controlling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panicle expr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Mendelian gene in near isogenic backgrounds [J].
Zhang, Yushan ;
Luo, Lijun ;
Liu, Touming ;
Xu, Caiguo ;
Xing, Yongzhong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9, 118 (06) :1035-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