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稀土在土柱中的迁移和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张宇峰
张雪英
王晓军
徐炎华
王晓蓉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城建与安全环境学院
[2] 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研究院
[3]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
[5]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长期污染; 短期污染; 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人工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短期污染和长期污染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雨淋溶下,长期污染土柱中的稀土元素较短期污染土柱更容易向下迁移;红壤表层中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态增加;在短期污染土柱的表层,稀土元素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在长期污染土柱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也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土壤酸沉降缓冲机制的探讨 [J].
岑慧贤 ;
仇荣亮 ;
杨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2) :49-54
[2]   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J].
徐广尧 .
稀土, 1999, (03) :67-72
[3]   红壤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研究及其意义 [J].
杨元根 ;
袁可能 ;
何振立 .
农业环境保护, 1997, (05) :2-8+12+49
[4]   稀土在土壤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J].
竺伟民 ;
张继榛 ;
章力干 ;
陈祖义 .
中国稀土学报, 1996, (04) :54-59
[5]   模拟酸雨下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行为和植物可利用性研究 [J].
陈照喜,王晓蓉,田笠卿,戴乐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5, (01) :32-38
[6]   稀土元素在土壤和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和解吸研究 [J].
冉勇 ;
刘铮 .
环境科学学报, 1993, (03) :288-294
[7]   土壤和氧化物对稀土元素的专性吸附及其机理 [J].
冉勇 ;
刘铮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8) :1705-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