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形态学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10
作者
陶之理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神经解剖室
关键词
穴位; 传入神经元; 标记细胞; 脏腑相关; 纤维; 感觉神经元; 足三里; 合穴; 足三里穴; 脊神经根; 脊神经节; 经穴; 节段性; 针刺感应; 针感; 内关穴; 形态学;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89.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穴位乃是身体上施行针灸的特定部位,简称为“穴”。它可“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是“处百病,调虚实”等的刺激点。也就是用于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刺激点。同时它也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于体表的地方,与经络、脏腑、气、血均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针灸学简编.[M].中医研究院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2]  
针灸学手册.[M].王雪苔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3]   “间使”灾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J].
陶之理 ;
席时元 ;
张祖萍 .
针刺研究, 1986, (01) :40-43
[4]   上肢穴区的感觉纤维向中枢的投射 [J].
李瑞午 ;
陶之理 .
针刺研究, 1985, (02) :137-142
[5]   用HRP法探讨胃各部的交感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J].
陶之理 ;
李瑞午 ;
席时元 ;
王良培 ;
张祖萍 ;
李翠红 .
针刺研究, 1984, (01) :40-46
[6]   人涌泉穴区肌梭的电镜观察 [J].
曹玉纯 ;
吴淑兰 ;
王仲涛 ;
李淑荣 ;
王亚飞 .
针刺研究, 1984, (01) :24-27
[7]   足三阳经下肢穴位传入纤维向脊髓和延髓的投射 [J].
席时元 ;
陶之理 .
针刺研究, 1983, (02) :130-135+129
[8]   内关穴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的研究 [J].
陶之理 ;
李瑞午 ;
李翠红 .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83, (03) :22-26
[9]   对合谷与涌泉穴内肌肉感受器的观察 [J].
王仲涛 ;
吴淑兰 ;
曹玉纯 .
针刺研究, 1980, (04) :3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