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古老物质的发现和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

被引:97
作者
于津海 [1 ]
YSOReilly [2 ]
王丽娟 [1 ]
WLGriffin [2 ]
蒋少涌 [1 ]
王汝成 [1 ]
徐夕生 [1 ]
机构
[1] 壳幔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GEMOC National Key Centre,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NSW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太古代物质; 华夏地块地壳的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粤北南雄地区一个副片麻岩中56个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研究显示,华夏腹地晚新元古代沉积岩主要由新太古代(~2.5 Ga)和Grenville期(0.9~1.1 Ga)的碎屑物质组成,其中还包含了一定数量的中元古代和少量中太古代(3.0~3.2 Ga)和古太古代(3.76 Ga)的碎屑物质.这些发现表明华夏地块存在非常古老的物质.37颗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显示这些碎屑物质具有不同的成因,少量结晶于有较多新生地壳组分熔融产生的岩浆,而大多数结晶于古老地壳组分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指出华夏地块新生地壳物质主要是在2.5~2.6 Ga形成,中太古代(3.0~3.3 Ga)、古元古代晚期(~1.8 Ga)和古太古代(~3.7 Ga)也是重要的地壳生长期.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的岩浆活动非常强烈,但主要表现为古老物质的再循环,只有很少有新生地壳增生.~2.1 Ga模式年龄峰值的存在和同时代锆石的缺失表明许多锆石的古元古代模式年龄很可能是源区中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晚期物质混合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粤东北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时代 [J].
于津海 ;
王丽娟 ;
周新民 ;
蒋少涌 ;
王汝成 ;
徐夕生 ;
邱检生 .
地球科学, 2006, (01) :38-48
[2]   南岭东段基底麻粒岩相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和原岩性质:锆石的U-Pb-Hf同位素研究 [J].
于津海 ;
周新民 ;
Y.S.O’Reilly ;
赵蕾 ;
W.L.Griffin ;
王汝成 ;
王丽娟 ;
陈小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16) :84-93
[3]   华南陆壳基底的幕式生长——来自广东古寨花岗闪长岩中锆石LA-ICPMS定年的信息 [J].
丁兴 ;
周新民 ;
孙涛 .
地质论评, 2005, (04) :382-392
[4]   湖南九嶷山复式花岗岩体SHRIMP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4) :370-378
[5]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3, (16) :1705-1720
[6]   宁芜火山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张旗 ;
简平 ;
刘敦一 ;
王元龙 ;
钱青 ;
王焰 ;
薛怀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09-314
[7]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J].
甘晓春,赵风清,金文山,孙大中 .
地球化学, 1996, (02) :112-120
[8]   浙西南早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年代 [J].
甘晓春,季惠民,孙大中,金文山,赵凤清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 (01) :1-8
[9]   浙西南下元古界八都群的地质年代学 [J].
胡雄健 .
地球化学, 1994, (S1)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