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70
作者
刘玉 [1 ,2 ]
刘彦随 [2 ]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 评价分区;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带来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剧烈变革和人地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乡村地域的多功能价值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城乡转型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和保障民生的背景下,构建并完善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论构架,科学评判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系统研究基于多功能评价的土地利用配置,深入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统筹的长效机制等,有助于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山地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探讨.[D].匡丽红.西南大学.2007, 06
[2]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
刘彦随 ;
刘玉 ;
陈玉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379-1389
[3]   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农村空心化(英文) [J].
刘彦随 ;
刘玉 ;
陈秧分 ;
龙花楼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6) :876-888
[4]   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J].
卢亚灵 ;
颜磊 ;
许学工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303-308
[5]   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 [J].
孙新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71-75
[6]   基于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河北省耕地重点保护区划定 [J].
门明新 ;
张俊梅 ;
刘玉 ;
李新旺 ;
许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264-271
[7]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英文) [J].
樊杰 ;
李平星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5) :515-531
[8]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J].
吕微 ;
唐伟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7) :87-90
[9]   发展问题驱动下的中国功能区划视角演化与展望 [J].
曹淑艳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539-543
[10]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 [J].
甄霖 ;
曹淑艳 ;
魏云洁 ;
谢高地 ;
李芬 ;
杨莉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5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