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歌舞展演的路径选择——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歌舞展演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被引:5
作者
马翀炜
机构
[1]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
箐口; 歌舞展演; 文化产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基于四年多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歌舞展演活动的田野观察,本文简要呈现了文艺队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从日常生活及仪式中抽离出来的"为展演的"歌舞,在现代旅游背景下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产品。表达原有价值观念的减弱及经济利益诉求的加大是这些歌舞活动意义变化的基本方面。村民最终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展演者报酬递增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这类艺术获得发展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仪式嬗变与妇女角色——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苦扎扎”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J].
马翀炜 ;
潘春梅 .
民族研究 , 2007, (05) :38-45+108
[2]   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 [J].
马翀炜 .
民族研究 , 2006, (05) :61-69+108
[3]   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 [J].
何明 ;
洪颖 .
文学评论, 2006, (01) :83-90
[4]  
文化经济学.[M].陈庆德; 马炜;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张保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