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核不育水稻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1
作者
江树业
刘向东
机构
[1] 福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福州,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水稻; 生态; 遗传; 生理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用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受光周期和温度的调控,光温之间还存在互作效应,从生理、遗传角度可解释这种现象。遗传背景、育性指标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两用核不育水稻的基本特性导致了遗传研究的复杂性。在育性转换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物质会发生相应变化,并与育性相关。本文还从生态、遗传角度讨论了能否用粳稻中的不育基因转育成典型籼稻光敏不育系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不育系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利用人工辅助法来提高稳定性是目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2, (01) :1-4
[2]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光温特性与育性诱导效应的关系 [J].
邹应斌 ;
余铁桥 ;
萧光玉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1, (02) :99-105
[3]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多胺的变化 [J].
冯剑亚 ;
俞炳果 ;
曹大铭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12-16
[4]   对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初步研究——修饰基因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后代表现型值的影响 [J].
薛光行 ;
邓景扬 .
遗传学报, 1991, (01) :59-66
[5]   HPGMR农垦58S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J].
王志强 ;
刘文芳 ;
肖翊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466-468
[6]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J].
雷建勋 ;
李泽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420-428
[7]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J].
王子明 ;
邹江石 .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06) :1-4
[8]   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的鉴定 [J].
孙宗修 ;
熊振民 ;
闵绍楷 ;
斯华敏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2) :49-55
[9]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规律研究 Ⅰ、原始光敏核不育水稻与中粳杂交后代育性分析 [J].
雷建勋 ;
李泽炳 .
杂交水稻, 1989, (02)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