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泥岩界面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32
作者
曾溅辉
彭继林
邱楠生
朱志强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砂-泥岩界面; 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 石油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盆地中的砂-泥岩界面发生过强烈的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这种反应主要取决于相邻泥岩中流体的组成和性质、流体动力环境和砂岩与泥岩之间物理化学条件,如pH、Eh、P(CO2)、化学组成、温度、压力、孔隙度和渗透率、矿物组成和流体动力条件的差异性等。砂-泥岩界面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的石油地质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影响储层物性;②影响油气的运移和充注;③有利于形成压力封存箱,对油气的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0 / 7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李士祥 ;
胡明毅 ;
李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200-205
[2]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储层评价 [J].
文志刚 ;
王振奇 ;
陈永峤 ;
王方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78-180
[3]   准噶尔盆地异常压力类型及成因探讨 [J].
曲江秀 ;
查明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4) :333-336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方解石胶结物特征 [J].
胡宗全 .
石油学报, 2003, (04) :40-43
[5]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成岩作用研究附视频 [J].
王鹏 ;
赵澄林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1-5
[6]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J].
查明 ;
曲江秀 ;
张卫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9-23
[7]   大港探区中区下第三系砂岩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填隙物的成因机理 [J].
邹海峰 ;
高福红 ;
徐学纯 ;
刘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1) :34-38
[8]   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邱隆伟 ;
姜在兴 ;
操应长 ;
邱荣华 ;
陈文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52-759
[9]   东营凹陷第三系水-盐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 [J].
曾溅辉 .
石油学报, 2001, (04) :39-43+6
[10]   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流体来源讨论 [J].
叶瑛 ;
沈忠悦 ;
彭晓彤 ;
周宇航 ;
郑丽波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3) :3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