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黄明
段有强
李友军
李强
李晓波
孙华尊
吕瑞珍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氮素形态配比;
冬小麦;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效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6.043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以郑麦366、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营养器官叶片、茎秆、鞘、穗轴+颖壳的全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郑麦366、矮抗58开花期和成熟期营养器官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叶片>穗轴+颖壳>鞘>茎秆。与单一氮素形态的N1和N5处理相比,混合氮素形态处理冬小麦营养器官开花期的氮素含量较高,有利于花前氮素积累,促进了灌浆期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降低了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含量,以N3处理表现最好。籽粒蛋白质产量郑麦366以N2处理最高,分别比N1和N5处理高17.83%和24.15%,矮抗58以N5处理最低,显著低于最高的N3处理。氮素利用效率郑麦366的N2处理分别比N1、N3、N4和N5处理高19.15%,9.80%,10.89%和21.74%,矮抗58的N2处理分别比N1、N3、N4和N5处理高9.47%,0.65%,11.43%和9.47%。可见,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能够调控冬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总体以硝铵等比例的N3处理调优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3+304
+30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