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14
作者
刘锐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心村问题; 治理困境; 关系网络; 公共池塘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空心村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产物,我们既应看到其存在的必然性,也应采取措施缓解空心村问题。目前,国内主流的空心村治理思路只考虑地利而不考虑农民权益,没有厘清空心村的资源资产属性及其治理实质。空心村治理的困境是多重制度变迁的结果,其根源是乡村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动力缺失。从空心村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出发,要一手加强乡村建设规划,一手强化对违规建房的治理能力。依托非正式制度、培育社会资本,能够实现空心村治理的目标,促进村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东方出版社.2013,
[2]  
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M].刘彦随;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3]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美) 奥斯特罗姆 (Ostrom;E.)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  
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M].(美) 奥斯特罗姆 (Ostrom;E.) ; 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5]  
土地经济学原理.[M].周诚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  
义利合一:土地、财产与治理.[D].刘锐.华中科技大学.2015, 07
[8]   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 [J].
贺雪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3) :31-38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性质及实践逻辑 [J].
谭林丽 ;
刘锐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5) :76-83
[10]   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再探讨 [J].
刘锐 .
中州学刊, 2013, (07)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