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性质及实践逻辑

被引:29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政策; 土地性质; 政策悖论; 农民诉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村宅基地性质再认识 [J].
刘锐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75-82
[3]   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再探讨 [J].
刘锐 .
中州学刊, 2013, (07) :68-73
[4]   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逻辑——以成都市城乡统筹实验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为例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4) :104-112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增减挂钩”试点农民利益保障》专题调研 [J].
陈美球 ;
马文娜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10) :9-14
[6]   土地问题的事实与认识 [J].
贺雪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2) :5-19
[7]   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 [J].
谭荣 ;
曲福田 .
管理世界, 2010, (06) :56-64
[8]   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J].
陆铭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2) :137-148+6
[9]   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 [J].
徐绍史 .
国土资源通讯, 2009, (08) :6-7+1
[10]   基于可转让发展权模式的折抵指标有偿调剂政策分析——一个浙江省的例子 [J].
张蔚文 ;
李学文 ;
吴宇哲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2) :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