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九寨沟景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65
作者
罗路广
裴向军
黄润秋
裴钻
朱凌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滑坡; 评价指标;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易发性评价; 九寨沟景区;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9-202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诱发了数以千计的崩滑体,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碎屑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转化为新的滑坡或泥石流形成次生灾害,因此对九寨沟景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共获取1047处滑坡,总面积为3.88 km2。在分析滑坡发育分布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构造因子、地形因子、地质因子及其他因子等9个指标,采用确定性系数(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以及两种模型耦合分析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坡向、高程和地层岩性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被划分为低易发区(60.72%)、中度易发区(24.18%)、高易发区(9.89%)和极高易发区(5.21%),高-极高易发区基本沿沟谷分布,面积为99 km2,其中熊猫海、老虎海周边均为滑坡极高易发区;采用耦合模型比单一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其结果可作为景区滑坡防治和分段分时开放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确定性系数和支持向量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J].
李远远 ;
梅红波 ;
任晓杰 ;
胡旭东 ;
李梦迪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 (12) :1699-1709
[2]   基于滑坡分类和加权频率比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J].
郭子正 ;
殷坤龙 ;
黄发明 ;
付圣 ;
张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 (02) :287-300
[3]   基于信息量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J].
樊芷吟 ;
苟晓峰 ;
秦明月 ;
范强 ;
余建乐 ;
赵建军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2) :340-347
[4]   基于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J].
黄发明 ;
殷坤龙 ;
蒋水华 ;
黄劲松 ;
曹中山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 (01) :156-167
[5]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评价初步研究 [J].
戴岚欣 ;
许强 ;
范宣梅 ;
常鸣 ;
杨琴 ;
杨帆 ;
任敬 .
工程地质学报, 2017, 25 (04) :1151-1164
[6]   九寨沟7.0级地震的地震断裂及震源破裂的构造动力学机理研究 [J].
李渝生 ;
黄超 ;
易树健 ;
伍纯昊 .
工程地质学报, 2017, 25 (04) :1141-1150
[7]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云南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J].
饶品增 ;
曹冉 ;
蒋卫国 .
自然灾害学报, 2017, 26 (02) :134-143
[8]   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的广西花岗岩分布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J].
许英姿 ;
卢玉南 ;
李东阳 ;
陈立华 .
工程地质学报, 2016, 24 (04) :693-703
[9]   基于多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甘肃岷县地震滑坡为例 [J].
沈玲玲 ;
刘连友 ;
许冲 ;
王静璞 .
工程地质学报, 2016, 24 (01) :19-28
[10]   编目图数据形式对区域崩塌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 [J].
韩振华 ;
李淑珍 ;
王学良 ;
张路青 ;
周剑 ;
赵盛 ;
赵婷婷 .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 (06) :1138-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