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被引:89
作者
盖美 [1 ]
胡杭爱 [1 ]
柯丽娜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脱钩分析; 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应用脱钩理论和改进的弹性分析法脱钩程度判定标准,对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时序演变和呈现的规律进行定量评价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从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Ⅰ,2000—2005年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冲击不断增强,而2005—2009年冲击有所减小;该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各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相对脱钩为主,且存在时间上和指标间的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多数时期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中10个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呈现"N"型趋势,且多数城市2004年和2005年达到最高,上海在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Ⅰ徘徊,而江苏和浙江内部差异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 [J].
李阿萌 ;
张京祥 ;
肖翔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0) :1235-1242
[2]   中国1998年-2008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J].
王鹤鸣 ;
岳强 ;
陆钟武 .
资源科学, 2011, 33 (09) :1757-1767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分析 [J].
张蕾 ;
陈雯 ;
陈晓 ;
薛俊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275-279
[4]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 [J].
赵兴国 ;
潘玉君 ;
赵波 ;
和瑞芳 ;
刘树芬 ;
杨小燕 ;
李会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6) :706-714
[5]   基于IPAT模型的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分析 [J].
吴璇 ;
李洪远 ;
孟伟庆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 31 (04) :39-43
[6]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 [J].
彭佳雯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赵雲泰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26-633
[7]   长三角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计量分析和比较 [J].
俞林 ;
徐立青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4) :82-84
[8]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J].
段晓峰 ;
许学工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3) :342-346
[9]   基于IPAT模型的苏州市环境压力-响应分析 [J].
罗宏 ;
舒俭民 ;
吕连宏 ;
裴莹莹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1) :116-119
[10]   重庆都市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研究 [J].
李孝坤 ;
韦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1) :13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