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群落生物

被引:7
作者
马泽清
刘琪璟
徐雯佳
李轩然
刘迎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狗脊蕨; 生物量; 生物量模型; 叶面积模型; 比叶面积; 叶面积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群落的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等。通过叶片参数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狗脊蕨单株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分别为W1=0.021H1.545(R2=0.790)和W1=2.518(D2H)0.616(R2=0.894;H为株高,D为地径)。人工针叶林下灌草层地上生物量为367.8g.m-2(52~932g.m-2),凋落物为1631g.m-2(672~2763g.m-2),分别占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4.7%(1.55%~13.2%)和20.7%(7.6%~32.1%)。狗脊蕨群落地上生物量和NPP分别为266.6g.m-2和88.67g.m-2.a-1,其中狗脊蕨种群占73.7%;地下生物量为212.6g.m-2。狗脊蕨的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eaves day mutter con-tent,LDMC)分别为144.0cm2.g-1和31.99%,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最佳叶面积估算模型为S=21.9226-0.152L2+0.0009L3(9.0≤L(叶片长度)≤23.5;1.4≤W(叶片宽度)≤5.9)。狗脊蕨种群的LAI为1.8。土壤含水量对狗脊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群落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千烟洲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 SciencePress . 1989
[12]   思茅松标准树高曲线的研究 [J].
胥辉 ;
全宏波 ;
王斌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02) :74-77
[13]   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评述 [J].
胥辉 .
林业资源管理, 1997, (05) :34-37
[14]   发育林下植被是恢复杉木人工林地力的重要途径 [J].
杨承栋,焦如珍,屠星南,陈仲庐,熊有强 .
林业科学, 1995, (03) :275-283
[15]   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王开平 ;
赵吉录 ;
高虹 .
林业科学, 1982, (02) :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