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唐海明
[1
]
逄焕成
[2
]
肖小平
[1
]
聂泽民
[3
]
汤文光
[1
]
于天一
[2
]
汪柯
[1
]
李强
[4
]
杨光立
[1
]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湖南省南县农业局
[4] 湖南省南县三仙湖农技站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生育期;
干物质;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了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促进了早稻生育进程,全生育期缩短,抛栽和手插分别缩短5~8 d和2~4 d。群体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成熟期植株根系和穗干物质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为抛栽>手插>机插,茎干物质的比例为手插>抛栽>机插;叶干物质比例在分蘖期和齐穗期为机插>手插>抛栽,灌浆期和成熟期为手插>抛栽>机插。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机插;成熟期,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水稻叶面积指数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分别比机插增产1203.3~1346.7 kg hm–2和776.7~1045.4 kg 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手插和机插相比,抛栽处理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