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被引:120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常勇
龚金龙
郭振华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高产栽培; 干物质生产特征; 光合生产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干物质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确保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的前提下)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关不显著;(2)群体干物重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均是手栽稻最高,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小,并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大,而单茎干物重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稻最大,直播稻最小;(3)阶段干物质积累上,播种至拔节期差异较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都是手栽稻极显著高于机插稻,机插稻极显著高于直播稻,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播种至拔节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大体相当,抽穗至成熟期依次降低;(4)干物质分配上,成熟期穗和茎干物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而叶和鞘的比例依次增大,但叶的比例在孕穗、抽穗、蜡熟3个时期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5)物质输出和转化上,叶、茎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且蜡熟期后茎都有物质回运现象,手栽回运的最多,直播最少;鞘物质输出率相当,转化率手栽和机插低于直播;(6)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增大;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有效叶面积率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手栽极显著高于机插,机插又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以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是手栽最大,直播最小。说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干物质和光合生产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稻和直播稻相比,手栽稻前期物质积累量适宜,中后期物质积累量显著高,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运输转化效率高,抽穗后光合生产能力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235 / 12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南方粳型超级稻物质生产积累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J].
吴桂成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高辉 ;
魏海燕 ;
沙安勤 ;
徐宗进 ;
钱宗华 ;
孙菊英 .
作物学报, 2010, 36 (11) :1921-1930
[2]   高产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J].
范淑秀 ;
陈温福 ;
王嘉宇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3) :6-8
[3]   水稻乳苗抛栽与其它栽培方式干物质生产特性的比较研究 [J].
马殿荣 ;
陈温福 ;
苏英山 ;
李磊鑫 ;
高峰 .
辽宁农业科学, 2004, (05) :6-9
[4]   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期间物质生产特性的比较 [J].
马莲菊 ;
高峰 ;
杜慧明 ;
崔鑫福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1-14
[5]   直播水稻物质生产特点及其高产调控技术研究附视频 [J].
王国忠 ;
彭斌 ;
陆峥嵘 ;
王余龙 .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02) :32-37
[6]   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赵全志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3) :304-310
[7]   水稻不同产量水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都兴林,金润洲,方秀芹,王景余 .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01) :17-22
[8]   大穗型水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特点及物质生产分析 [J].
刘军 ;
余铁桥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4-5+7-10
[9]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10]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 [J].
庄宝华,林菲,洪植蕃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2)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