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的情境:直播与社会互动关系建构的当代再现——对梅罗维茨情境论的再审视

被引:65
作者
周勇 [1 ,2 ]
何天平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直播; 情境; 梅罗维茨; 社会互动; 媒介;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8.12.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从电视直播的"追随事件"到网络直播的"引领事件","直播"形态已具有显著的媒介分野。而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边界的消融带来媒介情境的新融合,又使得两种"直播"呈现某种合流的可能性。"直播"原本泾渭分明的"情境"是否消失了?以直播为代表的媒介形态变化又如何通过媒介情境的再定义作用于当前的社会互动系统?本文借由对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再审视,在技术—社会视角下考察"直播"的变化发展。研究表明,"社会情境"的随机性、"社会角色"的假定性、"社会行为"的普遍中区化,共同构成直播媒介再现当代社会互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同时指出以直播为代表的媒介形态进化并非导致了情境的"消失",而将既有的社会情境肢解成了一个个"自主"的新情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情境"重构后更趋"自主"的直播发展展开更进一步的前瞻性思索。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民直播时代”:网络直播对电视发展的启示[J]. 周勇,何天平.新闻与写作. 2017(02)
[2]   传播情境的重构与技术赋权——远距家庭微信的使用与信息互动 [J].
吴炜华 ;
龙慧蕊 .
当代传播, 2016, (05) :95-98
[3]   从线下到线上:移动互联网的时空分区效应研究 [J].
李慧娟 ;
李彦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10) :18-36
[5]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大型电视直播探索 [J].
周长城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 (09) :45-47
[7]   新媒体视域下的社会角色转换 [J].
曾莹 .
东南传播, 2010, (12) :70-72
[8]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 [J].
余迎 ;
刘文君 .
学理论, 2010, (30) :178-179
[9]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J].
李明伟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3-6+10
[10]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 [J].
何道宽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