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现实基础与水平测度

被引:5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非参数估计;
D O I
10.19361/j.er.2016.04.04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培育我国内需的突破口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由于居民"吃、穿、用"方面的绝大多数产品来源于工业生产,而"住、行、学"方面的主要产品只能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实现,因此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培育我国内需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包含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得出,2005-2012年我国各省份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小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导致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且在省际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地理, 2014, (09) :1-6
[2]   京津冀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J].
辜胜阻 ;
郑超 ;
方浪 .
经济与管理, 2014, 28 (04) :5-8+2
[3]   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 [J].
邓祥征 ;
钟海玥 ;
白雪梅 ;
赵涛 ;
李勇 ;
王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0) :24-30
[4]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J].
李刚 ;
魏佩瑶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5) :72-79
[5]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奇中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2) :13-17
[6]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7]   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 [J].
魏后凯 .
经济经纬, 2012, (01) :1-2
[8]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J].
王国刚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70-81+148
[9]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J].
简新华 ;
黄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28-39
[10]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J].
段禄峰 ;
张沛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7)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