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董莉丽 [1 ]
郑粉莉 [2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有机质; 黄土丘陵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6.020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农地、园地、人工草地、荒地、灌木林地、经济林地和乔木林地等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4个土壤层次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呼吸(RS)和土壤有机质含量(SOM)进行了测定。分析了MBC,MBN,RS,SOM和全氮(TN)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健康的生物指示功能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MBC和MBN分别在84.14~512.78和4.29~41.83 mg/kg之间,RS在108.69~235.71 mg/kg之间。荒地和乔木林地的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和RS值较高,农地较低;SOM在0.510%1.547%之间,在乔木林地和经济林地较高,在农地,园地和人工草地较低,且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量和RS与SOC,TN显著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可以用来表示土壤健康水平。农地转变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后会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机质含量,尤以表层土壤增幅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特征 [J].
董莉丽 ;
郑粉莉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050-2058
[2]  
Changes in soil enzyme activity, fertility, aggregation and C sequestration mediated by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and water regime in a maize field[J] . A. Roldán,J.R. Salinas-García,M.M. Alguacil,F. Caravaca. &nbsp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5 (1)
[3]  
Effect of land use convers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 Liding Chen,Jie Gong,Bojie Fu,Zhilin Huang,Yilong Huang,Lide Gui. &nbspEcological Research . 2007 (4)
[4]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5]   土地利用对亚热带红壤低山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影响 [J].
王小利 ;
苏以荣 ;
黄道友 ;
肖和艾 ;
汪立刚 ;
吴金水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50-757
[6]   土壤健康的生物学监测与评价 [J].
赵吉 .
土壤, 2006, (02) :136-142
[7]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CO2浓度垂直分布 [J].
易志刚 ;
蚁伟民 ;
丁明懋 ;
周丽霞 ;
张德强 ;
王新明 .
生态环境, 2006, (03) :611-615
[8]  
Effect of land use on microbial biomass-C,-N and-P in red soils[J] . Guo-chao Chen,Zhen-li He. &nbsp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 2003 (4)
[9]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娟 ;
赵秉强 ;
李秀英 ;
Hwat Bing So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1) :144-152
[10]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 [J].
周丽霞 ;
丁明懋 .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16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