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被引:2
作者
朱晓静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会矛盾; 预防机制; 主体制度; 实证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构建我国社会矛盾预防机制 [J].
章舜钦 .
中州学刊, 2012, (04) :1-6
[2]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探析 [J].
李腊生 ;
詹爱霞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5) :5-9
[3]   新型农村治理结构的重塑 [J].
杨莉芸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06) :1-4
[4]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J].
柯芳 ;
张翠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 25 (10) :73-77
[5]   积极稳妥地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J].
陈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8) :121-124
[6]   社会稳定格局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近30年来农村稳定为例 [J].
肖唐镖 .
学习与探索, 2010, (02) :54-56
[7]   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J].
肖唐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0-17
[8]   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J].
于建嵘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4)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