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中国土地生产力变化的情景分析
被引:15
作者:
邓祥征
[1
,2
]
姜群鸥
[1
,3
]
战金艳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土地生产力;
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力估算;
情景分析;
气候变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5.075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中国土地生产力变化态势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决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介绍了土地生产力估算系统(ESLP)的原理与功能模块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中国土地生产力的变化态势。ESLP是在气温、降水、辐射水平、土壤质地等自然因素控制下,受土地利用方向与强度影响的,考虑土地系统不同的投入水平和管理措施的区域土地生产力估算系统。ESLP关注土地生产力变化的时空动态,能表达出不同投入管理水平下土地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文章应用ESLP研究了1988年和2000年中国土地生产力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将估算结果与1988年和2000年全国分县粮食产量数据的比较与验证表明,基于ESLP估算的各县土地生产力与各县粮食总产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ESLP预测了2010与2020年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地生产力的变化,预测结果显示,虽然局部地区土地生产力有小幅减少趋势,但从全国来看,土地生产力增长趋势明显。平均来看,2010年比2000年增长4.4%,而到2020年,土地生产力的增长幅度达到10.7%。不过在各个农业生态分区上,不同年份土地生产力变化差异较大,在2010年和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土地生产力均呈一定幅度的下降,而甘新区和西藏区只在2010年土地生产力有小幅下降。该研究结论对我国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与粮食生产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35 / 184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