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商品化与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兼与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较

被引:18
作者
郭亮 [1 ]
刘洋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商品化; 家庭农场; 合作社; 农业企业; 专业大户;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4.012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转型和农业商品化的需要,由此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必要。相比于其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其劳动和资本的合一使得家庭能够在农业种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比和参照分析,不仅能对家庭农场本身的功能进行定位,也能获得对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功能的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128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家庭农场的学术论争 [J].
刘文勇 ;
张悦 .
改革, 2014, (01) :103-108
[2]   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比较与路径选择——以全员生产效率为中心 [J].
孙新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 (12) :59-66
[3]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J].
张晓山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 (04) :1-4
[4]   中国语境中的“家庭农场” [J].
高帆 ;
张文景 .
探索与争鸣, 2013, (06) :57-61
[5]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J].
高强 ;
刘同山 ;
孔祥智 .
经济学家, 2013, (06) :48-56
[6]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J].
郭熙保 .
社会科学研究, 2013, (03) :14-19
[7]   慈溪家庭农场走过十二年 [J].
胡伟宏 ;
陈亚萍 ;
祁伯灿 .
农村经营管理, 2013, (04) :12-13
[8]   劳动力成本:规模经营的结构性限制——基于对林镇规模农业的调查 [J].
郭亮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3) :15-20
[9]   合作社实践与本土评价标准 [J].
刘老石 .
开放时代, 2010, (12) :53-67
[10]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报告.[M].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