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一轮土地整治特征的农户响应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璧山县大路街道为例

被引:11
作者
潘卓 [1 ]
廖和平 [1 ,2 ]
杨伟 [3 ]
朱凯 [1 ]
李涛 [1 ]
张甜 [1 ]
庄伟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3]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特征; 农户; 响应; 大路街道;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2.10.01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以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特征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户对新一轮土地整治活动的响应情况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来源、住房结构、宅基地面积、承包田面积、已流转田面积、已流转宅基地面积7个因子变量对农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基础设施改善四大意愿响应最为明显;兼业型农户、纯农业型农户和非农业型农户的响应差异显著.当土地整治工作推进方向与不同类型农户的经济、文化和心理需求一致时,农户响应程度高;反之,农户响应程度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土地整治新思考 [J].
郧文聚 ;
杨红 .
中国土地, 2010, (Z1) :69-71
[2]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体系研究 [J].
张超 ;
郧文聚 ;
王秀茹 ;
范金梅 ;
于亚男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7) :45-50+81
[3]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 [J].
刘勇 ;
吴次芳 ;
岳文泽 ;
叶艳妹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61-2269
[4]   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成因分析 [J].
刘志坚 ;
欧名豪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7-12
[5]   德国农地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及启示 [J].
伍黎芝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4) :75-78
[6]   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J].
鲍海君 ;
吴次芳 ;
贾化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43-46
[7]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 [J].
鹿心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1-5+14
[8]  
土地资源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邱道持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