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释放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1
作者
吴雅琼 [1 ]
刘国华 [1 ]
傅伯杰 [1 ]
郭玉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CO2释放; 森林生态系统; 气候因子; 年生产力; 凋落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签署提升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碳循环变化的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暖格局下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土壤碳库对全球变暖格局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土壤CO2释放作为土壤-大气CO2交换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成为各国生态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CO2释放通量以及相关气候、生物等因子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的分布规律,以及这种规律性分布的气候、生物影响因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南北跨度大的国家,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通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通量平均值为(1.79±0.86)gCm-2d-1,而且土壤CO2释放通量随着纬度增加逐渐降低。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土壤CO2释放受到生物、非生物因子或独立、或综合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在全国尺度上,年均温、降雨量、群落净生产力及凋落物量显著地影响森林土壤CO2释放通量。同时,也正是这些影响因子的纬度分布,导致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通量的纬度分布规律。作为衡量土壤CO2释放对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指标,计算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约为1.5,该值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
引用
收藏
页码:2126 / 21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5, (11) :83-90
[2]   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呼吸研究 [J].
肖复明 ;
汪思龙 ;
杜天真 ;
于小军 ;
陈龙池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80-584
[3]   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呼吸初探 [J].
张志山 ;
谭会娟 ;
王新平 ;
张景光 ;
周海燕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5, (04) :525-528
[4]   东北地区几种不同林分土壤呼吸组分的差异性 [J].
张宪权 ;
王文杰 ;
祖元刚 ;
张万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46-47+73
[5]   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闫文德 ;
康文星 .
林业科学, 2005, (02) :1-7
[6]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土壤呼吸研究[J]. 沙丽清,郑征,唐建维,王迎红,张一平,曹敏,王锐,刘广仁,王跃思,孙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7]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长白山3种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英文) [J].
王淼 ;
李秋荣 ;
肖冬梅 ;
董百丽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02) :113-118+84
[8]   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的响应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董彬 ;
王小国 ;
谢锦升 ;
李灵 ;
卢豪良 .
生态学报, 2004, (05) :953-958
[9]   北京地区暖温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 [J].
杜睿 ;
黄建辉 ;
万小伟 ;
贾月慧 .
环境科学, 2004, (02) :12-16
[10]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J].
莫江明 ;
彭少麟 ;
Sandra Brown ;
孔国辉 ;
方运霆 .
生态学报, 2004, (02)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