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诊断与标准体系建立的探讨

被引:13
作者
徐应明
机构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诊断方法; 修复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认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存在修复后植物处置困难及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等将会严重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加强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研究,并提出我国现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能满足污染土壤诊断及修复尤其是化学修复效果的评价,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能反映污染土壤修复状况的生态毒理诊断方法和标准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Ⅱ.典型污染区农田生态系统中二噁英/呋喃(PCDD/Fs)的生物积累及其健康风险 [J].
骆永明 ;
滕应 ;
李志博 ;
吴宇澄 ;
卜元卿 ;
房丽萍 ;
郑明辉 ;
李振高 .
土壤学报, 2006, (04) :563-570
[2]   土壤环境污染化学与化学修复研究最新进展 [J].
周启星 .
环境化学, 2006, (03) :257-265
[3]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以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为例 [J].
刘凤枝 ;
师荣光 ;
徐亚平 ;
蔡彦明 ;
刘铭 ;
战新华 ;
王跃华 ;
刘保锋 ;
赵玉杰 ;
郑向群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422-426
[4]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对铅的富集特征及其EDTA效应分析 [J].
李永丽 ;
李欣 ;
李硕 ;
王显海 ;
樊霆 ;
刘云国 .
生态环境, 2005, (04) :555-558
[5]   一种新的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L.) [J].
汤叶涛 ;
仇荣亮 ;
曾晓雯 ;
方晓航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35-136
[6]   天津地区土壤环境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意义 [J].
王祖伟 ;
张辉 ;
张文具 .
土壤通报, 2005, (01) :101-103
[7]   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王新 ;
张凯松 ;
郭观林 .
科学通报, 2004, (24) :2568-2573
[8]   黑麦草连茬对铜、锌污染土壤的耐性及其修复作用 [J].
钱海燕 ;
王兴祥 ;
蒋佩兰 ;
刘隆旺 ;
黄国勤 ;
张桃林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5) :801-804
[9]   十字花科芸薹属5种植物对Pb的吸收和富集 [J].
柯文山 ;
陈建军 ;
黄邦全 ;
戴灵鹏 ;
王万贤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36-238+269
[10]   德兴铜矿铜污染状况调查及植物修复研究 [J].
黄长干 ;
张莉 ;
余丽萍 ;
陈金珠 ;
李晓跃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62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