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北方防风固沙区沙化草地利用基线盖度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同海 [1 ]
吴新宏 [2 ]
吕世海 [3 ]
杨婷婷 [2 ]
赵新海 [1 ]
李鹏 [2 ]
叶生星 [3 ]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遥感; 生态; 植被; NDVI; 沙地类型; 基线盖度; 草地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推动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稳定维持生态健康安全,满足草地资源适度利用协调发展,该文选择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正蓝旗为典型研究区,利用TM遥感影像的NDVI,结合大量的野外地面调查数据,建立植被盖度遥感反演模型,提取区域植被盖度,并按照沙地类型划分标准划分沙地类型,提取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过渡带处的平均植被盖度,开展防风固沙功能基线盖度评估研究。以基线盖度为基准,划分非利用区和可适度放牧利用。结果显示,提取正蓝旗草地资源利用基线盖度为30.47%,并通过基线盖度地面调查验证,与基线盖度地面调查结果一致。确定了可适度利用的草原范围及面积为396927.3hm2,占正蓝旗草原面积的39%,建立了生态保护约束下的草地资源利用格局。该研究可为沙化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1+301 +3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荒漠草地覆盖度估测 [J].
杨峰 ;
李建龙 ;
杨文钰 ;
钱育蓉 ;
杨齐 ;
杜自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7) :243-247
[2]   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防沙效应研究进展 [J].
胡广录 ;
赵文智 ;
王岗 .
生态学报, 2011, 31 (24) :7609-7616
[3]   近50年来毛乌素沙地草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J].
靳毅 ;
蒙吉军 ;
黄姣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5) :909-915
[4]   基于NDVI象元二分法的植被覆盖变化监测 [J].
刘琳 ;
姚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1) (S1) :230-234
[5]   内蒙古温带草原区植被盖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许旭 ;
李晓兵 ;
梁涵玮 ;
黄玲梅 .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3733-3743
[6]   基于MODIS数据的松嫩草原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与空间反演 [J].
罗玲 ;
王宗明 ;
任春颖 ;
宋开山 ;
李晓燕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5) :182-187+388
[7]   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 [J].
辜智慧 ;
史培军 ;
陈晋 ;
葛怡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1) :13-20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植被覆盖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J].
陈涛 ;
牛瑞卿 ;
李平湘 ;
张良培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 (01) :24-30
[9]   植被沙障对近地表风沙流特征影响的风洞实验 [J].
钟卫 ;
孔纪名 ;
杨涛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6) :872-876
[10]   中国草地资源利用: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冲突与协调 [J].
鲁春霞 ;
谢高地 ;
成升魁 ;
马蓓蓓 ;
冯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685-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