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三种放牧率对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和羔羊生长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符义坤
李希来
贾笃敬
李光棣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
[2]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 兰州
[3] 兰州
来源:
关键词:
放牧率;
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
羔羊日增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于1987~1988年在甘肃农大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进行了三种放牧率对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和羔羊生长影响的研究。试验地为经过改良的天然草地。供试羔羊为2或3月龄断奶的甘肃高山细毛品种和边甘杂种(FI)去势羔羊。分别以高、中和低三种放牧率实行划区轮牧。小区面积和放牧天数根据实测采食量和利用率确定。放牧频率为2,轮牧周期40天。结果表明,放牧率的变化对当年的草地植被成分、地下植物量及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可食牧草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放牧率增大,牧草产量明显降低(P<0.05),毒草产量变化较小。放牧率的增大,使甘肃高山细毛品种羔羊个体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1);而边甘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良好。在甘高品种羔羊中,2月龄断奶羔羊的平均日增重随放牧率增加明显降低(P<0.01);而3月龄断奶羔羊受其影响较小(P>0.05)。放牧羔羊的日增重、在放牧初期与羔羊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其体重下降的临界期为9月下旬。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