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与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北京都市区为例

被引:24
作者
韩会然 [1 ]
杨成凤 [1 ]
宋金平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关键词
通勤效率; 公共交通出行; 私家车出行; 北京都市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居住与就业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活动,其空间配置决定了居民的通勤行为,从而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开展城市的通勤效率研究对优化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分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尤为重要。基于北京都市区居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通勤、过剩通勤、通勤容量等相关模型对居民的通勤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公共交通出行与私家车出行之间的通勤效率差异性。研究表明:1北京都市区居民的通勤出行中有64.48%属于过剩通勤,从通勤容量使用率来看都市区仅为32.49%,反映了目前居住与就业失衡的现实情况;2从不同出行方式来看,公共交通过剩通勤程度更高,即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效率要高于公共交通,表明公共交通出行依然存在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3从通勤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来看,就业可达性变量显著影响公共交通通勤,对私家车通勤时间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年龄、学历、平均月收入、住房产权等与二者显著相关,但性别、家庭结构的影响都不显著;居住密度及居住地空间位置对公共交通、私家车通勤时间都具有一定影响,但就业密度及就业地空间位置对不同出行方式通勤时间的影响则不显著,认为城市应当鼓励公共交通出行,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对私家车征收拥挤费用等措施来弥补公共交通与私家车出行之间的不平等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Evolution of Jobs-hous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A Job Accessibility Perspective[J]. HAN Huiran,YANG Chengfeng,WANG Enru,SONG Jinping,ZHANG Me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03)
[2]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韩会然 ;
杨成凤 ;
宋金平 .
人文地理, 2014, 29 (06) :24-31
[3]   中国中西部大城市的职住平衡与通勤效率——以西安为例 [J].
周江评 ;
陈晓键 ;
黄伟 ;
于鹏 ;
张纯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16-1330
[4]   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近期进展 [J].
柴彦威 ;
塔娜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1-11
[5]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 [J].
周素红 ;
程璐萍 ;
吴志东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35-1745
[6]   转型期广州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的空间关系及其变迁 [J].
周素红 ;
刘玉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91-201
[7]   广州市过剩通勤的相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刘望保 ;
闫小培 ;
方远平 ;
曹小曙 .
地理学报, 2008, (10) :1085-1096
[8]  
中国西部大城市过剩通勤研究[D]. 刘定惠.兰州大学. 2012
[9]  
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 2012
[10]  
Commuting efficiency in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n exploration combining smartcard and travel survey data[J] . Jiangping Zhou,Enda Murphy,Ying Long.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