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12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刘洛夫
雷声刚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岩性油藏; 古近系; 百色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深湖亚相和滨 -浅湖亚相。层序Ⅱ湖泊沉积范围广 ,厚度大 ,厚层的湖相暗色泥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滨 -浅湖亚相。盆地中古近系沉积经过了洪积或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 (扇三角洲 )→河流的发育过程 ,反映了盆地从初期形成→扩张→萎缩的完整的演化序列。在层序Ⅰ和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 ,田东凹陷的中央断凹、南部次凹和那笔凸起的北部断鼻等区带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三角洲砂岩 ,这些砂岩处于烃源岩成熟区 ,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是河道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在层序Ⅱ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北部陡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 ,与烃源岩指状交叉接触 ,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容易形成大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3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广西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 [J].
彭军 ;
郑荣才 ;
陈果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163-173
[2]   内蒙古东部陆西凹陷中北部上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及体系域特征分析 [J].
朱筱敏 ;
王贵文 ;
马立驰 ;
张巨星 ;
孙月平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33-39
[3]   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李春华 ;
全升吉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40-46
[4]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J].
彭军 ;
郑荣才 ;
陈景山 ;
蔡勋育 ;
韦景春 .
沉积学报, 2002, (02) :203-209
[5]   百色盆地那读组层序分析与生储盖组合 [J].
彭军 ;
郑荣才 ;
陈景山 .
沉积学报, 2002, (01) :106-111
[6]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的“沉积滨线坡折”问题探讨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杨凤根 ;
颜其彬 ;
刘树根 ;
童崇光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22-31
[7]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张满郎 ;
张琴 ;
朱筱敏 ;
李新兵 ;
王俊怀 .
古地理学报, 2000, (03) :27-36
[8]   东营三角洲的古流向研究 [J].
范代读 ;
邱桂强 ;
李从先 ;
丛友滋 ;
杨积增 .
石油学报, 2000, (01) :29-33+4
[9]   乌尔逊凹陷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杨玉峰 ;
李长山 ;
孙德君 ;
殷进垠 .
石油学报, 1999, (03) :33-38+4
[10]   冀中坳陷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的应用 [J].
张振生 ;
黎英 ;
王冰 .
石油学报, 1997, (02)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