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孟秦倩 [1 ]
蔡焕杰 [1 ]
王健 [2 ]
张青峰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刺槐林; 土壤水分; 生态位;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5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定位观测并引入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以刺槐林根系分布作为土壤水分生态位权重,对黄土高原刺槐林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坡向和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土壤水分生态位递减,淳化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97.5%,可满足刺槐生长,米脂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53.2%,林木生长较大受水分的限制;在不同坡向间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表现为阴坡最高,阳坡最低,在生长季节,刺槐的生长受土壤水分的制约,半阴坡和半阳坡介于二者之间;在年内,春旱及春末旱,导致土壤储水量减少,7月初土壤水分生态位降到最低。随着林龄和林木密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生态位降低,保持适当的林分密度,可实现林木的正常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101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 1992
[12]   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J].
李自珍,黄子琛 .
西北植物学报, 1995, (05) :97-101
[13]   太行山北部中山幼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 [J].
张小泉,张清华,毕树峰 .
林业科学, 1994, (03) :193-200
[14]   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土壤水分生态分区研究 [J].
杨文治,马玉玺,韩仕峰,杨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1) :1-9
[15]   人工油松林蒸腾耗水及林地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J].
刘增文 ;
王佑民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6) :78-84
[16]   黄土高原刺槐生长动态研究 [J].
马玉玺 ;
杨文治 ;
韩仕峰 ;
杨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0, (02) :26-32
[17]   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和移动规律 [J].
杨文治 ;
赵沛伦 ;
张启元 .
土壤学报, 1981, (01) :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