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Ⅱ.气候评价

被引:17
作者
刘祥梅 [1 ]
郭志华 [1 ]
肖文发 [1 ]
王建力 [2 ]
杨海明 [1 ]
何红艳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候; 综合评价; GIS;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1973—2002年34个气象站点的基本气象数据,计算出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对这些气候指标利用“回归分析+残差修正”的方法进行插值,生成100m×100m的栅格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峡库区的气候综合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气候进行综合评价,共分为8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均温主要在12~19.12℃之间,大于10℃积温平均为4794.56℃,干燥度小于1,年降水量主要在1100~1500mm之间,年降水变率较小,主要在10%~15%之间。气候综合评价等级平均为5.3级,西南部、中部地区气候条件较东部地区好。东部地区气候评价等级最低,小于5级。中部地区气候南北差异较大,河流北岸气候等级在5级以上,气候条件较好;河流南岸相对较差,等级在4~6级之间。西南部地区气候条件最好,评价等级都在6级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2]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Ⅲ)——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J].
刘新安 ;
于贵瑞 ;
范辽生 ;
李正泉 ;
何洪林 ;
郭学兵 ;
任传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818-825
[3]   气温数据栅格化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J].
廖顺宝 ;
李泽辉 .
气象科技, 2004, (05) :352-356
[4]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J].
于贵瑞 ;
何洪林 ;
刘新安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37-544
[5]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J].
金菊良 ;
魏一鸣 ;
丁晶 .
水利学报, 2004, (03) :65-70
[6]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中国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J].
张增祥 ;
杨存建 ;
田光进 .
遥感学报, 2003, (01) :58-65+86
[7]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J].
范月娇 ;
江晓波 .
资源科学, 2002, (05) :75-80
[8]   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的研究 [J].
周彬 ;
郑小贤 ;
钟艳 ;
雷相东 ;
李冬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2) :24-28
[9]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 [J].
吴钢 ;
魏晶 ;
张萍 ;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2002, (02) :233-239
[10]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J].
张增祥 ;
彭旭龙 ;
陈晓峰 ;
王长有 .
环境科学, 1999, (01)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