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民族地区收入差距特征与治理策略——基于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晓蓓
机构
[1]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收入差距; 精准扶贫; 马克思贫困理论;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8.04.01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民族地区的脱贫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利用马克思贫困理论指导民族地区的扶贫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民族地区近些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运用马克思贫困理论探讨了民族地区收入差距及贫困程度较深的原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构建精准扶贫战略、主体有效识别、产业精准扶贫、"互联网+"、精准扶贫及文化精准扶贫等策略,以减少民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J].
黄林 ;
卫兴华 .
经济问题, 2017, (09) :1-5+12
[2]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险、外出务工比较视角 [J].
刘欢 .
经济经纬, 2017, 34 (05) :43-48
[3]   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 [J].
曹妍雪 ;
马蓝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9) :91-97
[4]   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研究 [J].
彭泽明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 31 (08) :123-128
[5]   论农村返贫模式及其阻断机制 [J].
何华征 ;
盛德荣 .
现代经济探讨, 2017, (07) :95-102
[6]   美国反贫困政策及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借鉴和启示——基于美国福利政策的分析 [J].
邓大松 ;
仙蜜花 .
江淮论坛, 2017, (04) :124-128
[7]   连片特困区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J].
刘林 ;
李光浩 .
西部论坛, 2017, 27 (01) :115-124
[8]   金融支农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西南革命老区的启示——基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分析 [J].
池文强 ;
刘艳 .
世界农业, 2016, (11) :207-2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