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及地应力分布规律

被引:136
作者
康红普 [1 ,2 ,3 ]
伊丙鼎 [1 ,2 ,3 ]
高富强 [1 ,2 ,3 ]
吕华文 [1 ,2 ,3 ]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3]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煤矿井下; 地应力; 数据库; 分布规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8.5032
中图分类号
TD311 [原岩应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收集了采用井下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获得的煤矿地应力数据,以及其他采用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获得的煤矿地应力数据,共计1 357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绘制了中国煤矿矿区地应力分布图。分析了我国煤矿井下地应力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埋深是影响煤矿井下地应力的重要因素。垂直应力总体上随埋深增加不断增大,但数据存在一定的离散性。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总体上也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但数据离散性更大。(2)在浅部煤矿,地应力类型主要为逆断型应力状态(σH>σh>σV);在千米深井,主要为正断型应力状态(σV>σH>σh);介于两者之间主要为走滑型应力状态(σH>σV>σh)。(3)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包括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与垂直应力的比值),埋深越小,这些比值离散性越大,分布范围越广。随着埋深增加,比值的离散性和范围越来越小,并逐渐趋于某一定值。(4)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砂岩和泥岩4类岩性地应力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岩石强度越高,承受的水平应力越大。(5)弹性模量较大的岩石,水平应力较高;弹性模量较低的松软破碎岩层,水平应力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浅部煤矿井下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及应用 [J].
康红普 ;
司林坡 ;
张晓 .
煤炭学报, 2016, 41 (06) :1332-1340
[2]   平顶山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与空间区划研究 [J].
王迎超 ;
靖洪文 ;
陈坤福 ;
蔚立元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1) (S1) :2620-2627
[3]   平煤十矿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 [J].
蔡美峰 ;
郭奇峰 ;
李远 ;
杜振斐 ;
刘金辉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5 (11) :1399-1406
[4]   中国大陆与各活动地块、南北地震带实测应力特征分析 [J].
杨树新 ;
姚瑞 ;
崔效锋 ;
陈群策 ;
黄禄渊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207-4217
[5]   徐州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及区域构造作用分析 [J].
张国锋 ;
朱伟 ;
赵培 .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 (12) :2318-2324
[6]   淮南矿区深部地应力场特征研究 [J].
刘泉声 ;
刘恺德 .
岩土力学, 2012, 33 (07) :2089-2096
[7]   赵楼煤矿1000m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其应力场研究 [J].
彭华 ;
马秀敏 ;
姜景捷 ;
彭立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8) :1638-1645
[8]   霍州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实测研究 [J].
王连国 ;
陆银龙 ;
杨新华 ;
高峰 ;
张华磊 ;
李海亮 ;
杨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S1) :2768-2774
[9]   山西煤矿矿区井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 [J].
康红普 ;
林健 ;
颜立新 ;
张晓 ;
吴拥政 ;
司林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7) :1782-1792
[10]   中国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 [J].
赵德安 ;
陈志敏 ;
蔡小林 ;
李双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6) :126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