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深部地应力场特征研究

被引:59
作者
刘泉声
刘恺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淮南矿区; 地应力测量; 深部地应力场; 回归分析; 地质构造;
D O I
10.16285/j.rsm.2012.07.023
中图分类号
TD31 [矿山压力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利用水压致裂法和套孔应力解除法对淮南矿区-500~-1 000 m深度范围内的12个矿井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取得了19个有效测点的数据。数据分析表明:(1)淮南矿区深部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构造应力占绝对优势,属于典型的构造应力场类型;(2)地应力量级属高应力水平;(3)垂直主应力、最大及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均呈增大趋势;(4)侧压系数λ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地应力场有从大地动应力场型向准静水压力场型过渡的趋势;(5)侧压比κ的回归曲线分布于Hoek-Brown内外包线带内,且变化趋势与Hoek-Brown曲线相似,但与Hoek-Brown曲线相比,回归曲线κ值偏小;(6)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比值范围为1.12~2.02,其中68.42%的测点分布在1.67~2.02之间;(7)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NEE-EW向。最后探讨了淮南矿区地应力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分析认为,矿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矿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位与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大致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089 / 20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深部开采工程岩石力学现状及其展望.[A].何满潮;.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04,
[2]  
基于GIS的深圳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与方法.[D].王军.河海大学.2004, 03
[3]  
地质力学导论.[M].李东旭;周济元 编.地质出版社.1986,
[4]   华北板块晚古生代煤层构造煤区域分布的大地构造控制及演化 [J].
王恩营 ;
邵强 ;
王红卫 ;
殷秋朝 ;
霍光生 ;
李丰良 .
煤矿安全, 2010, 41 (02) :86-89
[5]   淮南矿区地应力场特征 [J].
韩军 ;
张宏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1) :17-21
[6]   晋城矿区地应力场研究及应用 [J].
康红普 ;
姜铁明 ;
张晓 ;
颜立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1) :1-8
[7]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J].
韩军 ;
张宏伟 ;
宋卫华 ;
王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2) :3852-3859
[8]   高应力软岩下矿井巷道支护 [J].
尹光志 ;
王登科 ;
张东明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 :87-91
[9]   中国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 [J].
赵德安 ;
陈志敏 ;
蔡小林 ;
李双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6) :1265-1271
[10]   淮南矿区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的影响 [J].
孟召平 ;
程浪洪 ;
雷志勇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