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32
作者
李伟 [1 ]
吴智平 [1 ]
张明华 [2 ]
郑德顺 [1 ]
周瑶琪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埕岛地区; 中生代和新生代; 断层; 发育特征; 沉积; 控制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穿过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断层的地震测线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断层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埕岛地区中生代以埕北断层、埕北20断层、埕北30北断层及其派生断层活动为主,主断层的发育演化普遍经历了由逆到正的构造负反转过程;新生代主断层中埕北20断层停止活动,其余两条断层均继承性活动,并开始发育以走滑性质为主的埕北30南断层以及其他次级北东向正断层。断层活动是埕岛地区中、新生代地层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埕岛地区中、新生代断层发育演化特征与济阳坳陷其他构造单元相似,但其平面组合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距离郯庐断裂带较近,受到更强烈的走滑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1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 [J].
李伟 ;
吴智平 ;
周瑶琪 .
地质论评, 2005, (05) :29-38
[2]   惠民凹陷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郑德顺 ;
吴智平 ;
李凌 ;
陈燕章 ;
李伟 ;
周瑶琪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12
[3]   沾化凹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J].
吴智平 ;
李伟 ;
郑德顺 ;
吕洪波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405-417
[4]   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的扩张过程和动力学背景 [J].
任建业 ;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2000, (03) :203-213
[5]   埕岛油田古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戴俊生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3) :31-34
[6]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成因:右行剪切拉分作用 [J].
许浚远 ;
张凌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187-191
[7]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李洪革 ;
杜旭东 ;
陆克政 ;
漆家福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4-18
[8]   华北地区构造演化对渤海湾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 [J].
何海清 ;
王兆云 ;
韩品龙 .
地质学报, 1998, (04) :313-322
[9]   辽河盆地下第三系层序分析 [J].
许坤 ;
潘耀丽 ;
彭峰 .
地层学杂志, 1997, (04) :29-36
[10]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构造模式讨论 [J].
徐嘉炜,朱光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5, (02) :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