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

被引:9
作者
覃修桂
黄兴运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黑暗;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隐喻范围; 隐喻分布;
D O I
10.16362/j.cnki.cn61-1457/h.2008.04.003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英汉语中的"黑暗"概念隐喻。研究表明,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黑暗"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各自所独有,表现出一种"大同小异、同异并存"的关系,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黑暗"概念的隐喻投射范围远比De ignan所归纳的要宽广得多。在英语中,"黑暗"概念和"光明"概念的隐喻投射只有部分对应,分布并不均衡,反映了英语民族倾向于用黑暗来理解更多的抽象概念;相比之下,汉语中"黑暗"和"光明"概念的隐喻投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对称性,"光明"和"黑暗"都被用来理解数目大致相同的抽象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 [J].
缑瑞隆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08-112
[3]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 1998
[4]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张道真 编, 1994
[5]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1989
[6]  
新英汉词典[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新英汉词典》编写组, 1986
[7]  
Figurative Uses of Finger and Palm in Chinese and English[J] . Ning Yu.Metaphor and Symbol . 2000 (3)
[8]  
MIND-AS-BODY as a cross-linguistic conceptual metaphor. Ibarretxe-antu■ano,I. ht- tp://155.210.60.15/MISCELANEA/ARTICU- LOS25/4% 20 ibarretxe-antu%Flano,doc . 2006
[9]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Kvecses, Z.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