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颗粒粒度分析在东营凹陷辛176块沙四上亚段砂体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周磊
操应长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粒度分析; 水动力分析; 砂体成因;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粒度资料进行沉积物的粒度结构分析,能有效地判定沉积物搬运方式、判别水动力条件、区分沉积环境类型,研究沉积物的成因机制。本文通过大量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计曲线和粒级-标准偏差曲线等图件的分析,详细研究了沉积物所包含的粒度组分及各自特征,并提取出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确定了各自组分所对应的沉积水动力类型,结合沉积相和构造背景研究,探讨了东营凹陷辛176块沙四上亚段纯上5砂组砂体的成因,认为辛176块王斜583、辛176斜1井砂体是广饶凸起的碎屑物质在南斜坡形成三角洲后被入湖河流继续搬运、沉积并被波浪改造形成的滩坝砂体;牛114斜1、王587井砂体为青坨子凸起的碎屑物质以重力流方式搬运并与广饶凸起的物质混合、沉积,后又被波浪改造而形成;王58井砂体为来自青坨子凸起的重力流入湖后发生卸载形成的沟道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海南岛西部八所组上部砂质沉积物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J].
曾兰华 ;
李森 ;
李保生 ;
李会川 ;
郑影华 .
地质论评, 2007, (06) :783-790+871
[2]   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段上亚段纯上5砂组物源方向分析 [J].
谢风猛 ;
王国光 ;
贾光华 ;
弭连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38-40+45+113
[3]   特征元素比值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研究为例 [J].
操应长 ;
王艳忠 ;
徐涛玉 ;
弭连山 .
沉积学报, 2007, (02) :230-238
[4]   风成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指标的提取及意义 [J].
徐树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3) :95-98
[5]   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J].
蒋庆丰 ;
刘兴起 ;
沈吉 .
沉积学报, 2006, (06) :877-882
[6]   牛庄洼陷东坡沙四段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特征 [J].
王利 .
海洋石油, 2006, (04) :44-46+61
[7]   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 [J].
王国光 ;
王艳忠 ;
操应长 ;
王淑萍 ;
宋玉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30-32+107
[8]   疏勒河下游安西古沼泽全新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J].
郑国璋 ;
岳乐平 ;
何军锋 ;
王建新 ;
张玉玲 .
沉积学报, 2006, (05) :733-739
[9]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高红山 ;
王均平 ;
管清玉 ;
胡春生 .
土壤学报, 2006, (02) :183-189
[10]   利用粒度分析资料研究砾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 [J].
宋子齐 ;
杨金林 ;
潘玲黎 ;
路向伟 ;
王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6-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