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巨晶方解石成因及演化

被引:13
作者
刘存革 [1 ]
张钰 [2 ]
吕海涛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中—下奥陶统; 巨晶方解石; 演化; 锶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根据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岩溶洞穴中巨晶方解石的成因和演化特征。巨晶方解石的δ(13C)和δ(18O)与中—下奥陶统背景值相比,两者均较低,表明巨晶方解石具有大气水岩溶特征;其N(87Sr)/N(86Sr)比值高于背景值,说明受到壳源锶的影响,海西早期是壳源锶的主要来源时期;巨晶方解石中出现单相水溶液包裹体和淡水盐度也表明其形成于地表岩溶环境中。根据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综合分析,洞穴巨晶方解石形成于海西早期潜流岩溶带环境中。巨晶方解石形成后,在海西晚期构造运动中受到洞穴塌陷作用改造,塔河油田东部的岩溶洞穴塌陷现象比西部严重,东部地区的巨晶方解石因上覆地层压力形成了缝合线。印支—喜山期构造运动在巨晶方解石中形成了裂缝和微裂缝;而且,巨晶方解石还经历了埋藏溶蚀作用,溶蚀作用与喜山晚期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关系较密切,且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塔河大油田[M].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 康玉柱, 2004
[12]  
塔里木盆地沉积与储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等著, 2003
[13]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郑永飞, 2000
[14]  
油气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大锐著, 2000
[15]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强子同主编, 1998
[16]  
Strontium Isotope Stratigraphy: LOWESS Version 3: Best Fit to the Marine Sr‐Isotope Curve for 0–509 Ma and Accompanying Look‐up Table for Deriving Numerical Age[J] . J. M. McArthur,R. J. Howarth,T. R. Bailey.The Journal of Geology . 2001 (2)
[17]  
The stront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dovician and Silurian brachiopods and conodonts: relationships to geological ev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eval seawater[J] . Hairuo Qing,Christopher R. Barnes,Dieter Buhl,Jan Veizer.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98 (10)
[18]  
Construction of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seawater 87 Sr / 86 Sr curve[J] . R.E Denison,R.B Koepnick,W.H Burke,E.A Hetherington.Chemical Geology . 1998 (3)
[19]   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裂隙中方解石胶结物元素分析与成因 [J].
钱一雄 ;
陈跃 ;
马宏强 ;
陈强路 .
沉积学报, 2004, (01) :6-12
[2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 [J].
顾忆 ;
黄继文 ;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4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