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释评

被引:8
作者
申海恩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可撤销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一章将意思表示概念和理论贯彻始终,构建了基本完整的意思表示规则,纠正了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要件的立法错误。此外,该章通过新设通谋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规则、复合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为暴利行为、增加第三人欺诈、胁迫以及重修违法行为无效规则等,体现了《民法总则》重返传统法律行为制度的姿态。然而,意思表示理论贯彻的不彻底、单方虚伪表示规则的阙如、通谋虚伪表示的对抗效力等瑕疵,表明离完整法律行为理论要求还有明显的体系欠缺;而对于变更权的删除,既是对最新立法趋势的漠视,也体现了对我国既有立法成绩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可撤销法律行为的变更问题 [J].
朱广新 .
法学, 2017, (02) :67-79
[2]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评注 [J].
朱庆育 .
法学家, 2016, (03) :153-174+180
[3]   对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反思 [J].
张谷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 19 (01) :5-13
[4]   民法典总则编“法律行为”一章学者建议稿的编写说明 [J].
孙宪忠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53-64
[5]   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 [J].
王利明 .
法律适用, 2012, (07) :2-8
[6]   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 [J].
黄忠 .
法学家, 2010, (05) :56-73+177
[7]   法律行为概念疏证 [J].
朱庆育 .
中外法学, 2008, (03) :325-372
[8]  
现代民法中的“人”.[J].谢鸿飞;.北大法律评论.2000, 02
[9]  
合同法总论.[M].崔建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78-7-300-23224-9
[10]  
民法总论.[M].朱庆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