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的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被引:5
作者
王剑锋 [1 ]
顾标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金融研究中心
[2]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国民收入分配; 储蓄率; 财政分权; 信贷约束;
D O I
10.19361/j.er.2011.01.014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确认了影响中国贸易顺差的三个基本因素,即人民币实际汇率、贸易政策以及国民收入总量,但鉴于2004-2008年期间贸易顺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实际走势,仍然无法通过这三方面的变化情况予以说明,因而进一步将中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归结为储蓄投资失衡这一国民收入的结构性变化。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政府有关政策的综合分析发现,无论是导致中国居民储蓄率上升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偏向,还是引起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大幅下滑的大规模数量型货币政策,可能都与中国式分权体制存在着重要关联。未来还应针对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21]  
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Naughton Barry.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 . 1999
[22]   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J].
李科 .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 (S6) :161-162
[23]   东亚国家高储蓄、低消费之谜的行为经济学解析 [J].
叶德珠 .
亚太经济, 2008, (03) :15-18
[24]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 [J].
王晋斌 ;
李南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1) :19-25
[25]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与贸易收支顺差 [J].
许煜 ;
徐翱 ;
尚长风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1) :1-7
[26]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J曲线效应分析 [J].
林清泉 ;
杨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96-105
[27]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28]  
Does China’s Huge External Surplus Imply an Undervalued Renminbi?[J]. Anthony J. Makin.China & World Economy. 2007(03)
[2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 [J].
张明 .
世界经济, 2007, (04) :86-95
[30]   人民币升值能解决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吗?——基于1994005年间月度数据的贸易弹性分析 [J].
金洪飞 ;
周继忠 .
财经研究, 2007, (04)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