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的构造与阐释

被引:7
作者
姚建宗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及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法学; 学术评价基准; 基本要素; 共识性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内在地要求学术评价,而学术评价则促进学术研究,学术评价的缺失必将损害并阻碍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就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机制而言,很有必要从法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政治向度、立足于中国法律实践的问题意识、基于思想与理论性"问题"还是实践性"问题"或者对策性"问题"之解决的研究目的设定、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显性效果情况、在中外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以及与非法学学科的对话能力、学术规范化情况、学术品位与层次、学术风格样态、对于中国法学学术传统塑造的意义这十个方面,来建构作为其核心成分的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127 +127-1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学术评价与历史性实践.[N].吴晓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2]  
中国学术评价需要中国标准.[N].王春燕 ;张春海 ;孙文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3]  
建立“六位一体”的学术评价体系.[N].叶继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4]  
概念创新是构建合理学术评价体系的基础.[N].叶继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5]  
“‘无限创新’正在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噩梦”.[N].陈香;王晓华;.中华读书报.2006,
[6]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M].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M].邓正来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8]   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 [J].
杨建林 ;
朱惠 ;
潘雪莲 ;
张野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05) :25-27+40
[9]   系统论视角下的学术评价机制 [J].
杨建林 ;
朱惠 ;
宋唯娜 ;
卢城晓 .
情报科学 , 2012, (05) :670-674
[10]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 [J].
姚建宗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1) :119-13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