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的构造与阐释

被引:7
作者
姚建宗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及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法学; 学术评价基准; 基本要素; 共识性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内在地要求学术评价,而学术评价则促进学术研究,学术评价的缺失必将损害并阻碍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就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机制而言,很有必要从法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政治向度、立足于中国法律实践的问题意识、基于思想与理论性"问题"还是实践性"问题"或者对策性"问题"之解决的研究目的设定、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显性效果情况、在中外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以及与非法学学科的对话能力、学术规范化情况、学术品位与层次、学术风格样态、对于中国法学学术传统塑造的意义这十个方面,来建构作为其核心成分的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127 +127-1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关于我国新时期学术评价讨论的评述 [J].
余三定 .
云梦学刊, 2011, 32 (02) :5-12
[13]   文科学术评价的制度分析 [J].
刘劲杨 .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06) :39-41
[14]   从学术涵义的发展谈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 [J].
詹春燕 .
江苏高教, 2007, (03) :45-47
[15]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规则的时空维度 [J].
顾海兵 .
学术研究, 2004, (10)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