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制衡行为:争论与进展

被引:21
作者
刘丰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
关键词
均势; 制衡; 单极体系; 战略选择;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0.01.007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单极国际格局使均势理论的核心议题发生转变,即由一种传统上研究均势状态的国际政治理论,转向一种研究制衡行为的外交政策理论。本文旨在考察围绕制衡行为展开的学术讨论,梳理并评析竞争性的理论解释。从既有研究侧重的角度来看,有关制衡行为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制衡行为生成,权力制衡论、威胁制衡论和利益制衡论分别为三种代表性理论;其二是研究制衡行为缺位,分别有权力差距、集体行动、国内政治、规范和认同论等解释。总体看来,对于这一普遍现象,大多数研究路径给出了特定性解释。尽管对特定案例的解释有助于理解普遍现象,但是,只有找到具有普遍性的变量和因果关系,才能发展出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 [J].
孙学峰 ;
杨原 .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02) :103-121+4
[2]   理论之过,还是历史之过? [J].
林民旺 .
中国图书评论, 2007, (10) :46-51
[3]   美国霸权、均势与美国大战略——《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评介 [J].
韩召颖 .
美国研究, 2007, (02) :129-143
[4]   论华尔兹纲领的硬核与问题转换 [J].
陈寒溪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4) :26-32+4
[5]   解读修正主义国家:概念、指标及涵义 [J].
韦宗友 .
国际论坛, 2006, (02) :13-19+79
[6]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辨析 [J].
刘丰 ;
张睿壮 .
国际政治科学, 2005, (04) :109-131+4
[7]   集体行动的难题与制衡霸权 [J].
韦宗友 .
国际观察, 2003, (04) :21-27
[8]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 [J].
韦宗友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3, (03) :56-62
[9]   制衡的困难——关于均势自动生成论及其重大缺陷 [J].
时殷弘 .
太平洋学报, 1998, (04) :48-58
[10]  
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 韦宗友.复旦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