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无因性之新论

被引:5
作者
陈芳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用功能; 票据流通; 票据无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信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凸现了票据信用功能的经济价值。票据信用功能的实现为票据流通且发挥到极致,决定了票据立法的基本宗旨在于维护、促进票据之流通,无因性作为票据法实现其基本宗旨的核心手段,这不仅成为构建票据其他诸独特法律性质的基础,也使票据无因性成为现代票据法的公理性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无因性原则之考古 [J].
徐涤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3) :25-32
[2]  
中国物权法原理.[M].孙宪忠著;.法律出版社.2004,
[3]  
票据法基本制度评判.[M].吕来明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4]  
票据法问题研究.[M].赵新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
[5]  
物权行为理论研究.[M].田士永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无因债权契约论.[M].陈自强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8]  
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王小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日)我妻荣著;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0]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