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16
作者
吴晋峰
王鑫
郭峰
李蕾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旅游流; 研究阶段;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4.005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流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旅游流研究成果,找出我国旅前流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1987—2010年我国旅游流文献进行了梳理。我国旅游流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可划分为时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规模预测等六类研究主题,但我国旅游流研究也存在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要深入挖掘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旅游流研究更进一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31]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J].
杨兴柱 ;
顾朝林 ;
王群 .
地理学报, 2007, (06) :609-620
[32]   基于BP神经网络和ARIMA组合模型的中国入境游客量预测 [J].
雷可为 ;
陈瑛 .
旅游学刊, 2007, (04) :20-25
[33]   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张捷 ;
艾南山 ;
刘波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81-1289
[34]   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及系统调控 [J].
马晓龙 .
人文地理, 2006, (04) :88-93
[36]   上海旅游客流的B-J方法预测研究 [J].
曹霞 ;
常玉春 .
旅游科学, 2006, (01) :39-44
[37]   Logistic增长模型在游客流量预测中的应用——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 [J].
严汾 ;
蒙吉军 .
人文地理, 2005, (04) :87-91
[38]   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演绎研究 [J].
吴晋峰 ;
包浩生 .
人文地理, 2005, (02) :62-65
[39]   北京市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调控对策 [J].
牛亚菲 ;
谢丽波 ;
刘春凤 .
地理研究, 2005, (02) :283-292
[40]   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李娜 ;
梁琳 ;
刘泽华 .
地理研究, 2005, (02) :293-303